11/13 柏林圍牆30週年,當西德的自由主義衝擊東德的計劃經濟
我知道很多人昨天在臉書或新聞上看到香港的新聞。
而我今天先不講香港,我們回頭講30年前的事。
上週六11/9,正好是柏林圍牆倒塌30週年。
我們今天就來上歷史課,上完,再回頭看看現代。
柏林圍牆的歷史背景是冷戰。
二次世界大戰後,德國一分為二,左邊是資本主義的西德,右邊則是蘇聯共產主義的東德。
而在東德的中央有個很特別的城市,柏林。
二次大戰的戰勝的佔領協定當中說,我們來把柏林分兩塊,西柏林屬於西德的,東柏林屬於東德。
這下麻煩了,你在東德領土中央保留一塊西德的領土,而且還沒有設立明顯的邊界,那人民不就可以自由進出?
那時候的東德整體經濟狀況是很不好的,人民也沒什麼自由,
所以很多東德知識份子像是工程師、教授、律師都會偷偷入境西柏林,就此投靠西方。
因為知識份子大量流失,東德經濟陷入困境,所以蘇聯就在1961年決定蓋一道牆,把整個西柏林包圍起來。
蘇聯政府表面上說這道牆是要防範西方的潛在侵略威脅,但其實更大的用意是要防止東德居民投向西方。
牆表面上擋住了意識的流動,東德人和西德人接受了完全不同思想的洗禮。
但卻擋不住人民投奔自由的渴望。
柏林圍牆存在期間,約有5000人嘗試翻越圍牆,3221人被逮捕,239人死亡,260人受傷。
東德政府甚至向邊界警衛下達了《開槍射擊令》,把穿越圍牆的所有人視為罪犯,可直接開槍射擊
「使用你的武器時不要猶豫,即使違反邊境禁令的是一隊婦女和兒童,這是叛徒們常用的策略。」
1989年11月9日,東德發言人誤會上級的指示,宣布邊境即刻打開。
大量東德人民立刻奔到圍牆邊,邊界警衛根本沒有準備,攔也攔不住,最後只好開放讓民眾通過,東西柏林從此開放。
而這一晚的烏龍就成為柏林圍牆倒塌的紀念日。
圍牆倒塌11個月後,兩德和平統一。
東德人興高采烈湧入西德,而西德人也熱情地歡迎。
大家都覺得統一好棒棒,又不打仗,朋友家人又可以團圓,「德國統一」好像帶給德國人無限的希望。
而且為了拉平東西德的巨大經濟落差,西德總共挹注約1.5兆歐元來扶植東德經濟發展。
雖然德國政府很有心要建設東部,但因為兩邊分隔三十多年,受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教育和思想。
東德人民一時無法接受沒有穩定工作的狀態,也對許多西德人習以為常的自由感到陌生。
就連東德企業也完全不敵經過資本主義淘汰賽的西德企業們,紛紛破產。
所以到了今天,東西德人民心中還是有一道無形的圍牆。
以經濟狀況來看,東德受雇者比起西德同業者,平均少賺了17%,西德家庭的總財產則比東德多4倍。
因此,現在的東德居民普遍有著「被國家遺忘」的失落感。
甚至有許多人懷念當時在東德的「單純美好時光」。
而這個狀態,也導致現在德國政壇掀起一波極右風潮,拒絕全球化,以德國優先。
一個地區的人民,在經過幾十年的教育後,突然迎來截然不同的思想,可以想見衝擊之大。
德國走了三十年,而且還是和平的、穩健的走,尚且如此,
回頭想想香港,五十年承諾還未兌現,共產制度已來到眼前,
我們必須持續觀察,
柏林圍牆的教訓,會不會再次上演。
圖:nationalgeographic |
我今天的內容有影音版,這是我跟范琪斐合作的專案,值得你花5分鐘看看
(明後天有機會再仔細講解這個專案)
參考資料:
工商時間:
如果你喜歡我每天早晨寫給你的文字,
歡迎用每個月59元支持我
敏迪選讀訂閱(嘖嘖)
加入敏迪選讀Line@,每天收到最新國際新聞
Google Podcast http://bit.ly/2YLFOIL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