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/17 聯準會降4碼什麼概念? 用2008金融海嘯比喻給你看
我沒想過美國的利息會這樣日新月異。 我昨天才提到上上週降息兩碼,今天一覺醒來,世界又變得好不一樣了。 昨天晚上美股開盤一秒就跌到地心,跌出一個1987年以來前所未見的12%。 跌到我都認不得我自己。 我們之前講過降息,但只講了定義。 今天我跟你說聯準會狂降4碼,你其實還是沒什麼概念。 我懂,凡事都要比較,才會曉得到底是怎麼回事。 我也不講太久遠以前的,就拿離我們最近的一次來講吧,2008金融海嘯。 2007年,美國當時的經濟很不錯,好像人人都買得起房子,房地產欣欣向榮。 為什麼人人都可以買得起房子呢?因為銀行放房貸超隨便的! 當時有個笑話,只要你能呼氣讓玻璃上面有水氣,證明你是個人,你就能借到錢。 所以就連脫衣女郎手上都有四、五套房產,房貸實在太便宜。 (這裡不是歧視脫衣女郎,而是指他們的收入不穩定,銀行通常不會借錢。開玩笑,你知道我有多希望自己有本錢當脫衣女郎嗎) 那為什麼銀行要放款給不一定能還錢的人呢? 因為銀行想出自以為天衣無縫的避險計畫,就是把房貸風險打包賣給下一層保險公司! 就這樣,脫衣女郎的房貸被包裝成另一個金融商品,賣給A銀行。 A銀行又把這個金融商品再拆分,包一包,又賣給B銀行。 於是,整個金融市場都綁在這些其實違約風險超高的房貸上,盤根錯節。 2007年3月,有些人的房貸寬限期到期了,但他其實是還不起的,於是銀行帳面開始冒出很多呆帳。 接著,原本買了第一層金融商品的A銀行發現他也收不到款項了,認列虧損。 然後買了第二層金融商品的B銀行也虧錢了。 就這樣,違約的房貸們變成第一張倒下的骨牌,壓垮後面一拖拉庫的美國老牌銀行和保險公司。 剛剛只是交代一下故事背景,接下來就要講美國政府救市步驟,以及跟這一次的比較了。 接下來的內文請搭配這張圖使用(我會同步放在地圖按鈕裡) 美股和降息的時間軸。 圖:敏迪自製,使用財經M平方的時間軸工具 2007年8月1日到16日之間,每天都有重磅新聞,股市喋喋不休,銀行哀嚎遍野。 9月,聯準會四年來首次降息,降2碼。 但股市沒有止跌,繼續往下。 10月和12月再各降1碼,利率從最高的5.25%降到4.25%。 這期間全球央行團結救市,股票市場終於微幅向上,瞧那聖光撒下啊。 結果2008年1月22